简体|繁体|无障碍本网站支持IPV6
首页/领导之窗/机构职能/政府信息公开/网上办事/政民互动/视听/党建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拍在广西 > 新闻资讯 > 视听资讯

“拍在广西”:打造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体系

2025-08-29 18:11     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近日,由广西山海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微短剧《飞虎乘风》在抖音等平台上线。该剧取景柳州,创新性地将抗战精神与柳州工业记忆结合,凭借“硬科技+热血战”的叙事风格带火了柳州各大取景地。



近年来,自治区广电局依托广西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,打造“秀甲天下·拍在广西”影视拍摄服务品牌,通过政策扶持、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、扶持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,创作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“桂派”视听作品,同时吸引影视机构来桂取景,让取景地随剧情走红出圈,实现从屏幕热度向旅游动能的转化。

构建影视拍摄服务的系统框架

2024年9月,由自治区广电局编写,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《秀甲天下拍在广西——广西影视拍摄服务指南》一书正式发行。


全书共有六个章节,包括资源展示、政策赋能、服务支撑、配套整合四大板块。资源展示提供广西基本情况概要以及全区14个地级市近200个精选影视取景点的详细介绍。政策赋能介绍广西视听产业系列政策措施,明确政策导向与扶持路径。服务支撑提供详尽的路线地址、项目审批流程说明等实操信息。配套整合汇集广西视听产业相关机构信息,涵盖器材租赁、酒店服务等,勾勒出本地产业生态。

该书整体逻辑清晰,覆盖影视拍摄全流程的关键环节,其系统性服务理念成为“拍在广西”项目的核心框架,为后续行动提供基础思路。

“拍在广西”项目包括编制一本图书指南、搭建一个线上影视拍摄服务平台、开展一系列全媒体传播营销活动等内容,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,构建跨部门协同的一站式视听拍摄服务体系,打造一个综合视听服务平台,以便提供全面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务。

影视曝光为文旅带来大流量

在系统性服务框架的支撑下,“影视+文旅”的深度融合持续走深走实,越来越多影视项目选择广西,既带火了取景地,更为本地文旅市场带来了巨大流量。

年初,国产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以桂林山水为创意原型的陈塘关美景,让桂林山水再次出圈。

4月,钟楚曦、吴镇宇等主演的都市剧《蝉》在柳州取景拍摄,主创不仅在镜头中呈现龙城烟火,更在社交平台为当地美食美景代言。

8月8日,景甜、张彬彬主演的奇幻冒险剧《龙骨焚箱》在南宁市武鸣区敢亮屯开机并取景三街两巷,引发关注。

从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对桂林山水的创意演绎,到《蝉》对柳州的代言,再到《龙骨焚箱》对南宁的关注,这些作品的引流效应持续显现。自2019年以来,仅南宁就吸引超200部短剧取景,印证了广西作为影视拍摄热土的吸引力。

与此同时,“桂派精品”也以内容反哺文旅。

4月,自治区广电局推荐报送的《不顾一切去爱你》成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。该剧作为非遗传承主题作品,巧妙融入五皇山、越州天湖、大朗书院等浦北特色文旅场景,展现了浦北世界长寿之乡的康养资源与文化底蕴,通过小切口、大情怀的叙事策略,构建“微短剧+文旅+非遗”新业态模式,助力浦北文旅出圈。

截至目前,广西已有《孤单旅行团》《滨海如梦令》《雁山有梦人未老》《我被画在花山岩画里》等5部作品入选该创作计划,形成“以剧带景”的良性循环。

完善政策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

影视曝光虽能带来一时的流量热度,但难以支撑产业的持续发展。要想将个别作品、单个景点的走红,升级为全区域、全产业链的系统繁荣,还需要通过政策的完善来搭建稳定长效的发展机制。

今年5月,自治区广电局、自治区文旅厅联合印发《2025年“微短剧+文旅”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方案》,明确实施四大行动,包括精品创作、场景打造、全媒体传播以及服务企业。

其中,服务企业行动整合“秀甲天下·拍在广西”影视拍摄服务中心与“一键游广西”等资源,提供场地协调、设备租赁、生活保障等一站式服务,打造微短剧全产业综合服务体系。

根据方案目标,到2025年底,将实现创作“微短剧+文旅”作品超100部,广西微短剧产业总收入超50亿元,同时推出一批现象级微短剧作品,带动打造一批现象级景点(景区),推动“微短剧+文旅”生态全面升级。

此外,自治区广电局积极整合行业资源,成立广西视听产业发展协会“拍在广西”专委会,为来桂拍摄团队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。8月27日,将联合南宁、柳州、桂林、梧州、北海、崇左6区市广播电视台、融媒体中心,授牌启动6个影视拍摄服务中心,并于明年在全区地级市实现全覆盖,为来桂或在桂拍摄团队提供对接服务,助力宣传推广。“拍在广西”将以完善的服务体系,积极服务广西旅游年,强化“以剧带景、以景促剧”循环,助力区域文旅经济增长。
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