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|繁体|无障碍本网站支持IPV6
首页/领导之窗/机构职能/政府信息公开/网上办事/政民互动/视听/党建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区局工作

广西打造数字网络图书馆 以“数字赋能”提升文化惠民实效

2025-09-02 11:13     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  近年来,自治区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动全民阅读、建设书香社会的决策部署,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,立足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属性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赋能文化惠民,创新打造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(数字农家书屋)平台,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,助力乡村振兴,为“书香八桂”建设注入强劲数字动能。

  一是构建多终端覆盖网络,实现公共文化服务“广辐射”。平台整合“电视端+移动端+Web端”资源,实现全方位、多终端服务覆盖。电视端依托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工程,覆盖全区15143个实体农家书屋和883万城乡有线电视用户;移动端推出“智广阅读”APP,同步开发Web版,并接入区内45家媒体单位APP及微信公众号,通过跳转链接实现用户便捷访问,实现数字阅读“村村通、户户通、人人通”,有效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覆盖面,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二是汇聚优质内容资源,巩固文化宣传“主阵地”。平台坚持“优质、实用、特色”原则,构建内容丰富、结构合理的内容体系。一方面广泛引入全国资源,与喜马拉雅、中文在线等机构合作,汇聚100万册数字图书、20万集有声读物、5000集视频节目;另一方面深耕本土文化,设立“八桂出版”专栏,上线桂版电子书584种、视频3812集、音频913集,自制农业技术和民族文化音视频约450集,其中《竹笋高效培育技术》应用于广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培训。同时,积极打造主题宣传阵地,引入党政、社科类视听读资源超800种,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平台。

  三是破解实体书屋难题,创新乡村阅读“新模式”。针对实体农家书屋“开门难、管理难、活动难”等问题,平台提供“随时随地可读书、听书、学技能”的数字服务新方式,支持电视端电子书阅读、语音朗读和护眼模式,移动端实现“时时通”阅读,推动全民阅读深入乡村,助力“低碳阅读”“移动阅读”普及。平台连续两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列入广西全民阅读工作方案,获评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,建设成果获新华网、光明网、广西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,成为广电系统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、推进书香社会建设的优秀案例。

  下一步,自治区广电局将从三方面发力推动平台建设提质增效。一是强化资金与技术保障,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保障,推动出台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(数字农家书屋)建设运营管理办法,建立长效化运营机制。二是持续完善内容供给,打造“精准化”文化服务体系,加强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等机构合作,扩充本土资源,设立面向青少年、老年人等人群的专属阅读板块;三是拓展新媒体传播矩阵,联动实体农家书屋开展“数字阅读+线下沙龙”,推动平台接入“智广乡村”平台,利用抖音、微信视频号等渠道扩大影响,持续为全区“书香社会”建设与乡村振兴赋能增效。
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