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|繁体|无障碍本网站支持IPV6
首页/领导之窗/机构职能/政府信息公开/网上办事/政民互动/视听/党建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章库 > 行业风向

【观察】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令人久久萦怀

2024-11-28 17:06     来源:国家广电智库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导读

近日,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非遗漆器短视频作品再度亮相,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关注和讨论。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深入人心,其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?

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在沉寂三年多之后,近日携作品正式回归。其首条视频聚焦非遗漆器,上线20分钟便攀升至多个平台热榜首位,发布5小时播放量破亿,并在海外平台收获如潮好评。阔别多日,归来仍是顶流。李子柒在海内外的影响,再度引发了有关传统文化短视频的相关讨论。

当下,越来越多短视频创作者将目光投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以创新的方式唤醒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。2024年6月,抖音发布的《2024非遗数据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,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%,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%,00后和60后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。非遗视频和直播带动用户种草、打卡及消费,过去一年,共有1379万名网友在抖音分享非遗体验,其中漆扇打卡视频增速超318倍,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328%。

传统文化短视频之所以深入人心,尤其在年轻人中备受追捧,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
首先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。从《诗经》到《红楼梦》,从各民族礼仪的文化美学到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,每一个文化符号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智慧与精神内涵。这些文化符号不仅仅是历史的遗存,更是情感的延续,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深处。无论是春节的年味,还是吟诵诗词歌赋时的家国情怀,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,赋予传统文化感召人心的力量,也为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。

其次,传统文化短视频的流行,反映出一种更深厚的文化自信。当代中国青年以对本土文化符号的认同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主动输出等形式,充分展现了文化自信。这种自信不仅是国家实力提升的外化体现,更是新时代青年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、融入世界的内在驱动力。汉服走向日常、国潮品牌崛起、文创产品大热,许多青年主动充当文化使者,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艺术。比如音乐博主彭静旋“碰碰彭碰彭”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埃菲尔铁塔、波尔多大剧院、卢浮宫等诸多法国地标建筑前。她身着汉服,头戴朱钗,抬手拨弦,以古筝奏响东方旋律,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。一曲动人的《红颜旧》,让法国老人湿了眼眶,还让非洲小伙赞叹不已,忍不住通过手机分享给远方的母亲,让世界感受到一个充满创意、活力与魅力的中国。

第三,短视频颇具感染力的表达,为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。文化传承离不开媒介的推动。文字如同基石,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深厚而持久的依托;广播电视以声画并茂的形式,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;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,极大拓展了传播维度;短视频则凭借短小精悍、直观生动和高度互动的特性,为传统文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。刺绣、剪纸、印染等传统手工艺,通过创意化呈现和现代表达,在短视频中焕发了新生。视频制作日益精良,从场景设计的细腻到镜头运用的巧妙,再到音乐剪辑的精准,每一个环节都旨在呈现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。与此同时,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,而是通过点赞、评论、弹幕、AR互动等参与传播,推动传统文化从经典符号转变为潮流热点,实现了从单一传承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跃升。

此外,优秀的短视频作品不仅仅是展示,更擅长以引人入胜的故事传递深厚情感。传统文化短视频往往以小见大,通过细腻描绘人、事、物来铺展情节,引发观众对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的兴趣。例如2023年备受瞩目的短剧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,讲述了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离开大英博物馆,回归故土的故事。该剧将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与拟人化的艺术手法相融合,其穿越时空的叙事技巧借鉴了《国家宝藏》《如果文物会说话》等节目。视频中,小玉壶带回的一封封家书,把文物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,同时也唤起公众对“国宝归家”的情感共鸣。

在探索传统文化短视频繁荣发展之路时,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,它们既是当前发展的挑战,也是未来突破的方向。

   (一)如何挖掘传统味道?

近年来,传统文化短视频吸引了专业人士、传统文化爱好者、地方文旅机构等多方力量加入,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,但层次浅显、挖掘不深的问题依然存在。一些视频止步于文化表象的展示,忽视了内涵的深度挖掘;创新性缺乏,导致风格和内容同质化;商业化驱动,有时冲淡了文化的纯粹性和教育意义;对文化的误解和误读也时有出现。而且,一些丰富的文化资源难以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中得到完整呈现,造成文化传递的断裂和不完整。因此,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更为精心的策划和深度挖掘,确保每一次文化呈现都能触动受众心灵,让他们有所收获。

   (二)如何引发强烈共鸣?

短视频是文化的一种打开方式,但打动人的永远是热气腾腾的生活。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追溯和展示,未能与现实生活、现代受众建立起有机联系,那么短视频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温度和力量。讲故事要诉诸现实、诉诸情感、诉诸个体。正如2024冬游河北过大年主题活动中,河北各地发布的春节欢庆场景,引发人们对传统民俗的热烈讨论。这些场景不仅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,而且勾起了很多人对儿时生活的温馨回忆。可见,传统文化的生命力,不仅在于专业人士的精雕细琢,更在于普通民众的情感互动。短视频应当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、情感与体验的桥梁,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绽放新的光彩。

   (三)如何获得创新体验?

其核心在于通过扎实内容与观众产生强连接,而非仅仅追求新奇或炫耀技术。在挖掘文化内涵、讲述文化故事的过程中,需要创作者拥有开阔的视野,探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,从主题、创意、内涵、表达等多个维度寻找与时代的共鸣,甚至是这些特质的综合比拼。李子柒停更这三年多的时间里,短视频行业虽模仿者众多,却始终未曾出现真正的超越者,原因在于许多人只是简单地复制和美化田园生活模板,最终在盲目跟风中失去自我。李子柒此次复出,同样面临着观众可能产生审美疲劳的压力,但从乡村田园的描绘转向非遗文化的探索,正是她不断挑战自我、追求创新的勇敢尝试。

   (四)如何开拓国际视野?

当传统文化拥抱短视频时,它便面向了更广泛的受众和更丰富的文化语境。特别是在国际传播层面,如何让传统文化跨越国界,赢得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认可与欣赏,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。创作者需采取多维策略,挖掘人类共通情感,融合科技等多种元素,制订精准传播计划,实现多平台互动,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吸引力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。
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